55me心理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网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酷图共享 心理常识 心理测试 专家热线 咨询师工作室 邮局入口 心理论坛 心理留言
 您的位置: 网站的首页 >> 心理常识 >> 浏览信息  
滚动公告: 还没有任何滚动公告...
    用 户 登 陆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信 息 搜 索
信息 留言论坛
搜索信息:
    热 门 信 息
情爱测试:婚约危机_测试...
性爱测试:测试你的性取向
成功测试:测试你的家庭是...
成功测试:你是个求安稳的...
社交测试:你留给人的第一...
情爱测试:最适合你的示爱...
广东女病人患抑郁症20年 ...
上传图图测试
成功测试:看看你的投资行为
性格测试:穿衣打扮看性格
    网 站 调 查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
  隐藏左栏
添加:2004-12-8   作者: 未知   来源: 未知   录入:蝈蝈儿 人气:11

在社区(community)背景中探讨心理学的应用,是本世纪60 年代以来国外心理学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美国心理学偏重个体行为而忽视社会背景的局限,西方心理学中主张从社区的角度思考甚至重建心理学的呼声渐多[1]。

1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多数美国心理学家认为, 标志社区心理学诞生的一个关键事件是1965年在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2]。第二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70年代早期,美国开始出版《美国社区心理学报》和《社区心理学报》。

欧洲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比北美晚十年[3],英国于1976 年和1986年相继出版了bender的《社区心理学》[4]和koch 主编的《社区临床心理学》[5]。英国心理学会至今没有专门的社区心理学分会, 但英国1991年创办了《社区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报》。

在拉丁美洲,1975年波多黎各大学心理学系最早开设了名为“社区心理学”的课程;1977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开设了专门的社区心理学硕士课程;80年代之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社区心理学不断得到发展[6]。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与西方临床心理学者的实践有关。社区心理学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60年代中期,传统的由职业心理医生只对个人或小团体给予咨询、评价和治疗的临床心理服务模式,日益暴露出缺陷和问题,主要是:职业心理医生数量有限,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仅靠职业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在治疗和补救一些顽固性的行为问题方面存在困难;社会、经济、文化和其它众多因素总是干扰或影响着临床心理服务,以至于效果不理想。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参与到青少年酗酒和吸毒问题的研究中,但是这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它们与政治和社会政策联系在一起。因此,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在认识个体生理和心理面貌的同时,逐渐把兴趣和视野转移或扩大到人们的同伴群体、邻居、社区风气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并认识到社区在防预心理问题的主要作用。

70至80年代,美国出版了好几本社区心理学著作[7—10]。90 年代以来,尽管美英等国出版社区心理学的新著不多,但社区心理学的杂志和会议发表了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此外,非社区心理学的杂志,在发表社区心理学文章的数量上也呈逐步增多之势。

2 社区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

西方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心理学的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把人置于背景和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3]。

表1列举了西方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从表可知, 社区心理学的理论源头的确是在临床心理、心理健康或卫生领域。不过,社区心理学不能够简单等同于西方的社区心理健康运动和实践[11],在西方心理学家看来,社区心理健康还没有能够指导实践的而且属于它自己的科学理论。理论上,过去几十年的社区心理健康运动的确被人们批评为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12];同时,社区心理学家相信,一旦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现有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严格划分将不再适应。

表1 社区心理学的主要信念和研究领域 主要信念1、 关于心理与行为问题起因的假设:

一种长期的,个人、社会环境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包

括社会支持和社会权力结构2、 理论分析层次:

从微观到宏观特别是进行组织和社区或邻里层次水平的分析3、 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准实验设计、质化研究、行动研究以及个案研究4、 应用范围:

尽可能接近人们真实的生活,以及日常社会情境5、 服务方向:

预测、寻求、评价社区中的人们的需要和特别的风险6、 实践重心:

预防重于治疗7、 与他人共享心理学的态度:

咨询服务中对正式的非正式共享心理的方式持积极倾向8、 与非专业人员一起工作:

强烈鼓励人们的自我帮助,心理服务非专业化,以及寻求与合作

相应的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观;

社会资源论

社区心理学的理论:

系统分析观;

情境人理论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区心理学的应用:

对生活环境的理解;

对组织的理解

社区心理学的应用:

对社区人的理解

社区心理学的应用:

预防和干预

社区心理学的应用:

社区的心理资源;

共享服务和态度

社区心理学的应用:

自我帮助;

非职业性帮助

 

3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若干理论

3.1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尽管西方社区心理学着眼于应用,但在其初创时期,社区心理学者就认识到形成理论的重要性。以下可以说是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13]:①服务和干预的重心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发展和提高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②以预防和早期干预为重点可以大大减少那要求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的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出现)和次级预防(在心理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③只有把个人的行为同行为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互相回报的关系。④一个人身处的每一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包括家庭、学校、邻里、社区等)中的子系统。⑤因为没有足够的心理医生来从事直接服务,所以,社区心理学者的角色最好是:除了为部分人提供直接的服务之外,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传播相关的知识与技能。⑥由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社区心理学家的服务,不仅能对个人和小群体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对组织、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2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观

西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 即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一般而言,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着重视p成分而轻视e成分的偏差[14],研究重心都放在个体行为方面。心理学者也主要以个体的方式工作,思考个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偶尔心理学家也考虑到家庭系统,但很少去认真考虑工作场所、学校、家庭、社区、新闻媒体、居住条件、社会阶层和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多只是触及一点皮毛。正如heller所言[9 ]:我们的职业传统告诉我们:要去注意那些带抑郁色彩的情感方面的症状,诸如有人好几天早晨懒得起床;而别管人们的政治冷漠方面的特征,诸如人们有好几年不去登记参加投票举。我们询问人们是否呕吐、是否夜间难眠以及在家里是否发生冲突;但是我们从不问问人们在街区是否感到安全,认识多少在同一栋居住楼里的人,或者社区是否有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体育休闲中心。我们询问青少年他们是否吸毒、是否酗酒、是否发生过性行为;但是我们不问他们对未来抱什么样的希望,他们对社区能够有什么贡献,或者他们是否相信他们能够对自己或社会未来10年的生活有所影响。

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心理疾病是人们贫穷的原因或是结果?是社会支持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还是生活质量高导致人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是社区居民的性格对社区风气影响大,还是社区气氛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和经验影响更为强烈?此类问题,最可能的回答是,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

3.3 人的行为背景和气氛

barker的行为背景(behaviour settings)概念,在西方社区心理学有着重要影响[15]。他曾经尖锐批评西方心理学已经变成“一门实验室的临床和科学——离科学家们无法安排和控制的背景越来越远”;如果没有“那些真实的背景——进餐时间——办公室,飞机场,——数学课堂,——街区和人行道”,心理学家对自然条件下人类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实情将会知之甚少。barker的解决方法,是在东kansas一个约有800居民的小镇建立一个心理观察站, 详细观察和记录在自然情境中所发生的公众行为和背景。行为背景由那些突出的行为环境构成,环境可以是由土地等自然特征组成,但更多是指建筑环境:房间、体育场和教室等。根barker的说法,环境是环绕着人们行为的“四面墙”,是人的行为空间界限[16]。

尽管barker也认为环境由人所创造,但是更重视人们行为时的地理和物理环境,这与生态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有一致之处。与barker不同,moos等人则重视行为发生时的气氛(atmosphere )。 气氛的概念由mccarthy & saegert提出,但由moos所发展[17]。moos试图通过问卷法测量和描述人们所处环境的心理层次水平,他编制了一系列问卷量表,主要有病房气氛量表(was, ward atmosphere scale),社区导向规划环境问卷(copes, community-oriented programmes environmentscale)、家庭环境量表(fes,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以及评价学校、办公室、法院等心理气氛的量表[18]。

3.4 社区心理学的系统理论模型

bronfenbrenner提出的微观、中观、宏观和巨观四层次嵌套系统(nested system)(表2),从很广泛的角度界定了社区心理学的范围,并为西方社区心理学者所接受[19]。

表2 bromfrnbrenner的四层次嵌套系统 层次 主要特征微观水平 在这一系统中,个体有规律地获得直接经验.例如:家庭, 学

校,工作群体,俱乐部等中观水平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等个人微观水平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所构成.例如:家庭-学校,医院-病人家庭,母亲的家庭- 父亲

的家庭(离婚后)等宏观水平 影响个人和个人所处的微观与中观系统的大系统, 但是个体

不能在其中获得直接经验.如:学校管理体制,父母的工作场

所,交通运输部门等.巨观水平 决定优势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更大系统,个人的微观、 中

观和客宏观系统在其中运行.例如:当前的失业率,劳动力市

场状况,社会中的性别分工,通货膨胀率等

 

根据这一嵌套系统观,bronfenbrenner坚持认为人们的环境知觉和人的现实结构发展的重要性,这是barker所忽视的。另外,他注重系统的变化,认为在儿童发展的全过程中,环境系统始终是变化的。他虽然认为人们活动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重要,但是人们活动时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经验形成和发展则更为重要。 他还强调第二顺序效应(second-order effects)的重要性,即如果具有二元人际关系(如母亲—孩子)的双方都与支持这种二元人际活动的第三者(如父亲)有着双向而积极的关系,则对于帮助人的发展有潜在增强作用。他还主张,在微观系统中的影响具有回报性质,发展变化不仅发生在儿童身上,而且作为二元互动的结果会发生在儿童的看护者身上。中观水平系统在这一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现有微观系统之间以及现在环境与未来微观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

个人与环境和系统之间在各个层次上都是相互依赖的,包括在巨观层次。社区心理学者要在不同层次之间综合考虑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例如,研究和服务有生理缺陷人们的社区心理学者,不仅应该乐于指导一名年青人要使用轮椅在邻里之间走动,而且也应该乐于去说服当地的公共和商业企业在建筑物内外设立轮椅通道;同样,社区心理学者应当在为老年人提供个别服务之外,分配一定时间去说服行政当局实行老年人低价住房政策。

4 对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评价

4.1 社区心理学的可取之处

第一,社区心理学的出现,是试图克服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的偏差,有意将个人还原到社会生活情境之中。尽管要真正解决西方心理学中的这类缺陷并非易事,但仍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社区心理学极力主张“情境人”的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与他们的背景和系统是不能够分离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基本观点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的确,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背景的不同,个体总是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之中。不仅个体行为的经验和形式深刻地受到他们所处背景之特点的影响,而且人们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和塑造着他们所处的背景。

第三,应用心理学科如何处理好其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的关系,往往是一个难题。西方社区心理学者非常注重心理学在社区和社会的应用,同时不忽视构建指导实践的理论,倡导社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与非专业人员“共享”的态度和方式,这也值得借鉴。

4.2 社区心理学的缺陷

首先,源于北美的社区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主流价值观的烙印,它们主张的“情境人”、“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论”等仍然是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以这种相互作用论来弥补西方心理学中的个人主义偏差,反而掩盖了西方心理学的固有缺陷。

其次,西方社区心理学对于影响人的行为的背景分析和职业实践对微观系统偏重,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忽视或者是有意回避。一些西方社会心理学者也指出,社区心理学里只有人的健康、关怀和同情等,而明显缺少社会公正[10,20—22]。

再次,作为西方社区心理学核心理论的“情境人”系统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呈现形式和表现性质是很难被概念化和被评价的,这使得很少有人来尝试和发展它们。而且,这也是西方社区心理学者在隐性层面容易更多采用个人主义取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点地图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后台管理 |
Copyright @ 2004-2005  55me心理网 www.55me.com  版权所有. Design:
LastUpdated: 2004-10-06 站长:博雅艺术设计中心  联系: